-
打我從小學二年級訂閱中國少年報起,至少有半個多世紀的閱報光景。掏心窩子的話,那么些報刊讀物,如果說沒有給我些許教益,那是不切合實際的,但要挑哪份報紙來……
-
春風初應律,花信早傳梅。春天的石梯大地五彩斑斕,油菜花、櫻花、桃花、山楂花競相開放,各村園區(qū)的花草樹木新芽吐綠,漫山遍野的新綠足夠驚艷,石梯已進入最美……
-
江南江北是安康人的臉面和門戶,一河兩岸風光婍妮,水色無限,被譽為安康版的“鳳凰古城”,人們對它贊嘆不已。
……
-
今年農(nóng)歷正月初十上午時分,我接到快遞小哥的電話,說有一份快遞需要簽收,正巧我又不在家,便隨口說:“放到老王補鞋攤子那兒。”回家途經(jīng)巷道時,老王喊了我一聲……
-
“我們這兒都是二十多年沒人管的地兒,你一個年輕娃娃能把這管好?”說話的是一個滿腹牢騷的50多歲大叔。
……
-
牛年春來早,當人們還沉浸在熱鬧祥和的節(jié)日之際,春天的腳步已姍姍而來,草木皆綠,花卉綻放,冰雪融化,河水涌動,鳥兒嘶鳴。大自然經(jīng)過一個冬天的修整,已煥發(fā)……
-
□ 葉松成剛剛過去的2020年,對于安康文學而言,實在是一個可圈可點,讓人驚嘆的年份。這一年,安康文學呈現(xiàn)出一種區(qū)域性突破,這種突破不是單一的,而是多向的,……
-
□ 郭華正在迎來《安康日報》創(chuàng)刊70周年的重要時刻,回想與《安康日報》60余年情緣,我感慨萬千。1960年,我在安康縣16中學(今漢濱大同中學)任教,為搞好教學……
-
我雖然沒有在供銷社上過一天班,但是我卻與供銷社有著難解難分的情緣!
-
《紅樓夢》中“大觀園”是現(xiàn)實版的“泰坦尼克號”,是“物極必反”“盛筵必散”“月滿則虧”的生動例證。第十七回《大觀園試才題對額,榮國府歸省慶元宵》著重記……
-
這一年,發(fā)生了許多事,而所有的事都和愛與生命息息相關(guān)!
-
五年前,作為警嫂,我寫下了這段話:……
-
五歲以前我住四合院,那時洗澡只能去作家協(xié)會大院的澡堂。后來搬出四合院,住上了小二樓,有了屬于自己的浴室。在那之后就很少再去大院的澡堂了,如今那個澡堂也……
-
新年,伴著初春的煦風翩然而至!
-
要進城了,楊志勇的心情很激動。要見新朋友老朋友,他很在乎自己的“村干部”形象。凌晨六點鐘,他燒了熱水,洗頭、吹發(fā),換衣,六點半,天剛蒙蒙亮,他開車出發(fā)……
-
春雨絲絲,紅梅點點。人們在忙忙碌碌中元宵節(jié)轉(zhuǎn)眼就到了眼前。陜南安康受湖廣移民文化、漢江碼頭文化的影響,習俗中每年過年要從臘月三十玩過正月十五才算結(jié)束!
-
春節(jié)過后,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,是我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元宵節(jié),又稱上元節(jié)、元夜、燈節(jié)。緣由正月為元月,古人稱夜為“宵”,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……
-
玩燈和吃湯圓是元宵節(jié)最重要的習俗。小時候我玩過采蓮船、竹馬,但印象最深的是七八歲那年元宵節(jié)玩高臺芯子!
-
比起元宵節(jié),我們方言中更傾向于稱呼為十五,而我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十五的燈火。……
-
父親下崗后,租了鄉(xiāng)供銷社的舊址,開雜貨店為生。彼時鄉(xiāng)村住戶尚多,人們對節(jié)日很重視,多少置辦些東西。于是每到年節(jié),格外忙碌。母親、姐姐和我都得為這小小店……
-
在以前的鄉(xiāng)村,元宵節(jié)是一個很重要的節(jié)日,和春節(jié)不相上下,鄉(xiāng)親們看得很重。……
-
正月就是農(nóng)歷的元月,古人稱夜為“宵”,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(jié)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也是一元復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元宵節(jié)又稱為“上元節(jié)”。按……
-
生命中,總有那么幾件事讓你追憶。猶如河流中的幾朵浪花,平淡而又美麗。……
-
從小就牽著外婆的手到處溜達,守在兩個舅舅家中“蹭”飯,這段記憶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里!
-
昨天早晨九點,我在石泉向陽路鼎尚門口等人,看一位老頭正在擺攤,是賣書的,還有裝框好的畫!